博社村內電線纏繞無序。 陳驥旻 攝從進入博社村前的近5公里路開始,禁毒標語橫幅掛滿公路兩邊、密集出現,幾乎達“百米一橫幅”的密度。 陳驥旻 攝博社村前水溝發黑髮臭,各種化學垃圾隨處可見,制Ice-O-Matic製冰機毒遺留痕跡明顯,村前不遠處更是大片農田荒蕪無人耕。 陳驥旻 攝
  中新網汕尾1月26日電 題:春節前seo探訪廣東博社 直擊解密“制毒第一村”
  作者 程景偉
  2013年歲末,廣東陸豐博社村上演了現實版《毒戰》大片,凌晨時當鋪分3000警力出動、海陸空立體圍剿,抓捕近200名毒犯,繳獲冰毒近3噸,制毒原料過百噸,震驚海內外。
  廣東警方大規模掃毒之後,從治理村容髒亂差,到引導村民生計、安撫人心,再到防範毒情死灰復燃,外界眼中的中國“裝潢制毒第一村”要走出毒品陰影仍面臨著重重難題,當地政府正引導其回歸正道。
  臨近馬年春節,中新社記者從廣州驅車近300商務中心公里進村實地探訪,試圖直擊“制毒第一村”的真實面貌。
  博社村氛圍依然緊張 村內外禁毒橫幅密佈
  “打一場禁毒人民戰爭!”、“鏟除毒品禍害”……從進入博社村前的近5公里路開始,禁毒標語橫幅掛滿公路兩邊、密集出現,幾乎達“百米一橫幅”的密度;距離村落越近,記者的心情愈發忐忑。在此前有媒體報道稱,博社村封閉、排外、民風彪悍,警方還曾透露當地村民藏有仿製槍支,甚至有AK47等武器。
  踏入博社村後,記者最大的感受是,村內電線纏繞無序,垃圾隨處堆放,電線桿上貼滿了各種禁毒宣傳條幅,與其形成強烈對比是,在一條穿過村莊的巷子兩邊,四五層高的別墅豪宅林立,外牆裝飾材料極為豪華,並用鐵欄圍了起來,一些豪宅還裝著監控器。
  陸豐本是廣東經濟較為落後的縣級市,博社村這種豪宅密集現象實際上在當地農村相當少見。博社村容的髒亂不堪,背後恰是這座毒品肆虐下農村基層治理失控的真實寫照。
  雖然距警方大規模抓捕制毒者已過去3周時間,但博社村依然籠罩在緊張的氛圍中。按照廣東警方說法,博社村民都姓“蔡”,有著共同的老祖宗,村裡兩成家庭直接或間接參與制販毒,形成“家族式運作、產業化經營、地方性防護”局面,他們在血緣的基礎達成了“利益聯盟”。
  即使記者以當地方言開展採訪,但一提及制毒,大多村民不是避而不答,就是說並不清楚,不少村民還投來了十分警惕甚至敵視的眼光。走在村內,時不時有20歲出頭、染髮的年輕人成群地騎著摩托車從身邊呼嘯而過,速度之快令人不安。
  當地也有村民對記者表現出友好,甚至招呼記者:“天氣冷了,一起喝杯熱茶吧。”
  原本默默無聞的粵東村落因制毒一夜之間成名,這令一些在外求學、經商等守法村民感到臉面無光。在廣州讀大學的一名博社村女大學生放寒假回到了村裡,她告訴記者:最早從網上看到了警察進村掃毒的消息,過程驚心動魄,但她覺得這是早晚的事情。她坦言,擔心春節後返校時有同學問起,這會讓她很尷尬。
  村民傳言制毒村官家財過億
  警方掃毒後,當地政府迅速重建博社村委,併在村內的甲西鎮中心小學附近新開闢了辦公場所,結束村委無辦公場所的歷史。記者來到博社村委所在地時,見到多輛警車停放著在小學廣場上,村委工作組人員表示,近期正在給各家各戶上門牌。
  據廣東警方查明,原博社村村委書記蔡東家長期主導村裡的制毒產業,多名地方警察充當了保護傘,在強大的宗族黑惡勢力干預下,農村自治組織形同虛設。
  在博社村委工地上幹活的鄰村村民李先生說,蔡東家帶頭制毒的事情早在鄰近十里八鄉就已經傳開,傳說他多年制毒發家累積的錢財過億元,但此人行蹤十分神秘,雖然自己在博社村做水泥工已經一兩年,但從來沒見過他。
  李先生告訴記者,博社村確實很多人參與了制毒,魚塘邊、舊屋、荔枝林等都可能是制毒窩點,但並非所有人想制毒就會有機會,提煉冰毒的技術在關係緊密的家庭之間傳播。
  李先生稱,博社村春節後幾乎沒有人家要新蓋樓房,這與制毒產業被打掉有關,若按照之前情形,冰毒繼續做下去,豪宅還會繼續不斷涌現。
  他認為,有些村民並無固定工作,也沒有經商,卻突然間蓋起了大樓,很明顯建樓的資金是制毒所得;另外,工人到博社村幫忙蓋樓的日薪要比其他地方要高出數十元。
  李先生還表示,涉毒村民雖然非常有錢,但外界傳言有人把整箱百元人民幣焚燒祭祖,他說“這是子虛烏有之事,焚燒的可能是冥幣”。多名村民也都表示“真鈔祭祖”幾無可能。
  高檔煙酒老闆掄起椅子欲打記者
  在博社村,當地制毒產業還帶旺了消費市場。村內寄車場、高檔煙酒店、網吧、海鮮大排檔、糖水店等應有盡有,奧迪、寶馬、雷克薩斯等豪車不在少數,遠非一般普通村落可比。
  博社村“五保戶”蔡奇祝告訴記者,有村民窮到叮噹響,生活十分艱難,耕作收成無幾,外出打工也賺錢不多,有些人抵制不住金錢的誘惑便走上了邪路,如今村田地大多都荒蕪,沒人願意種田種菜。
  掃毒之後,村內不少商店生意一落千丈,門庭冷落。一名雜貨店女店主說,以前店里每天入賬達七八千元,尤其酒水銷售很旺,現在每天入賬不足千元,不過她覺得警方掃毒讓村民生活回歸正常,“至於錢,有生意就賺多點,沒生意就少賺點,夠花就可以了”。
  一名售賣高檔煙酒的中年村民聲稱現在生意很差,對記者來訪也十分反感。由於不滿記者同事的拍攝,他破口大罵,甚至掄起椅子準備打人,凶狠的表情十分嚇人。
  防止毒情死灰復燃 回歸正常生活是當務之急
  制毒產業受到警方重創後的博社村錶面上雖然趨於平靜,但地底下其實仍然暗流涌動。記者瞭解到,由於博社村多年的制毒污水直接排入水溝,制毒原料廢渣隨處亂倒,污染了農田水利,加上當地本身地理位置不佳,耕作難以持續;外界擔心當地村民會否“因貧返毒”。
  博社村毒情死灰復燃並非無先例。實際上,陸豐涉毒問題由來已久,博社村曾作為重點掃毒對象,曾經在1999年和2011年兩次被嚴打過,只是時隔兩年之後竟然形成了更大的制販毒規模。
  顯而易見,博社村在經歷大規模掃毒後,嚴防毒情死灰復燃,回歸正常生活是當務之急。
  而當地政府一再表態,要徹底解決毒品問題,整治村容村貌,千方百計引進項目,引領村民回歸正道。
  記者註意到,在博社村廣場,工人們正在修建池塘、挖掘溝渠,試圖改善環境,但一些水溝依然發黑髮臭,道路泥濘髒亂不堪,各種化學垃圾隨處可見,制毒遺留痕跡明顯,村前不遠處更是大片農田荒蕪無人耕。
  受制毒耗費大量電力影響,此前斷電成為博社村民的家常便飯,每天夜裡,村內柴油機聲音轟鳴。一名開三輪車的村民對記者說,快過年了,盼望供電問題能夠儘快解決。
  下午四五點時分,博社村露天菜市場人流涌動,熙熙攘攘,年逾70歲的蔡大爺和他的兒子正在賣魚,蔡大爺說,“制毒是不會有希望的,做邪事的人,夜裡狗吠一聲都怕;守法做正當買賣,一夜安心睡。”
  夜幕降臨時分,準備離開博社村時,記者遇到了甲西鎮中心小學教師蔡曉升,他說,學校向來很重視對小學生的禁毒教育,此次少數學生的家長涉案,以後會重點關註這些學生,身為教師,有責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、遠離毒品,“根本的出路,要讓教育改變博社村”。(完)  (原標題:直擊“制毒第一村”:村民傳言制毒村官家財過億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e81xevd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